歡迎來到 山東探索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!
發布時間2021-11-24|點擊數:4056
有些朋友經常會問,為什么我們做了拓展訓練,效果持續了一段時間以后,就消失不見了,更有甚者,幾天之后團隊又回復到原來的樣子。這個問題由許多因素決定,不過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團隊在活動當天被充分的帶動起來,這種帶動只是一種被動的跟隨,大家被目標所激勵,被氣氛所感染,并沒有從自己的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問題,從而在根源上進行修正,歸根揭底,他們并沒有發現自己,而只是發現了自己喜歡的一種行為模式。沒有認識自己,自然不能發生根本的改變,我們所謂的效果,自然不能持續。所以,如果要讓學員發生徹底的改變,就必須讓學員真正看到自己的潛能。潛能被思維定式所限制,所以根源在于思維定式的打破和重建,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,我們就無法解決效果的問題。下面我們來簡單聊一下這個問題。
上一篇我們在講解潛能的時候,文章的最后我們用了“你是什么,你就會經驗什么”這句話,大家不妨來理解一下這句話背后的意思。這就牽扯到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:思維定式。
生物學家曾經針對跳蚤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,跳蚤擁有很強的跳躍能力,縱向一躍的高度可以達到1.5米,是自身高度的100多倍,生物學家將跳蚤放在一個玻璃罩子中,然后用敲擊桌子的方式讓跳蚤不停的跳,每一個跳躍都會被玻璃罩彈回,經過一定的時間后,跳蚤的跳躍高度就會和玻璃罩的高度相仿,大約經過3天的實驗,即使玻璃罩被拿掉,跳蚤的跳躍高度也不會超過原來玻璃罩的高度。
這個著名跳蚤實驗可以幫我們理解一下思維定式的內涵,思維定式可以被看作是一套思維系統,也可以被稱作一套觀念系統,他是由一系列的結論和判斷組成,結論和判斷有許多的來源,有的是我們自己親身體驗得經歷,有的是我們在學習中被灌輸的觀念,有的我們根據自己的推理所得。這一套系統一旦形成就很難被打破,只有在陷入極端環境的時候,我們才有可能重新審視思維定式的問題,從而給我們重新修正得我們觀念的機會。
思維定式就像是一段電腦程序一樣存在我們的大腦當中,我們每時每刻的行為都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,而我們平時很少能夠感覺到思維定式在起作用,原因就是因為大腦的反應速度非???,可能在瞬間已經完成,而我們的感知系統因為某些緣故而達不到能感知他的專注度,所以我們一直感覺非常正常,雖然不是的會受到一些矛盾的場景的,但是我們已經接受了這種情況,比如在工作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摩擦,而我們也總結出了“工作沒有一帆風順,磕磕絆絆在所難免”的結論去適應他,這其實是逃避的表現,并且這種逃避的結果一定不能解決問題,問題會一直存在,只有我們正視問題,不再逃避的時候,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,當我們全身心的去觀察問題,用我們所有的注意力去察覺它的時候,我們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所以,每一個矛盾的背后,或者每一個問題的背后都有沒有被關注和差距的創傷,只有完成療愈才能恢復健康。
所以,我們要實現美好的生活(更多笑聲,更多坦然,更少矛盾,更少悲傷),就需要在自己的思維上下功夫,就是需要不斷地在自己每個行為的時候,觀察自己額出發點,也就是問自己為什么做這件事情,或者在自己看到一個問題的時候,特別是自己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:這是一個契機,一個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式,一個改變自己固有的觀念的契機,這樣我們就能深入反思自己,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經歷導致了這個觀念的形成,然后去關注他,平衡他,最后實現我們真正的成長。
拓展訓練致力于讓學員經歷一些極端的被保障的挑戰環境,讓學員在進退的恐懼中,不斷沖擊自己的觀念,最后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,最后通過培訓師的引導達到成長的目的。
閑話“成為主義”:,你認為自己能做到,在現實中就會收到能做到的結果;你認為自己做不到,你就會在現實中收到做不到的結果;如果你有時候覺得能做到,有時候有覺得自己做不到,你就會在現實中遭遇順利一陣,挫折一陣的場景。所以,做到也好,做不到也好,都是從一開始就注定的結果。除非你能修正自己的觀念,才能實現質的飛躍。